第(1/3)页 与此同时,河畔处。 李渊放下手里的鱼竿,斜睨了身旁的武士彠一眼,甩了一下头,淡淡道: “走...放水去...” 武士彠闻言咧嘴一笑,微微欠身,连声说好。 李渊轻轻点头,掸了掸身上的衣袍,缓缓起身。 正在此时,一旁的裴寂也放下鱼竿,作势便要起身,微笑道: “臣....” 裴寂刚刚开口,李渊立马转头,轻飘飘地看了裴寂一眼,微笑道: “劳烦裴兄在此,盯着渔获,朕与士彠去去就回。” 裴寂闻言,笑容略显僵硬,却也只好应允,心中暗自思量: 李渊定是有话要与武士彠私下交谈,这才决绝他与之同行。 李渊与武士彠沿着林间小道缓缓而行。 待两人行至一处,丛林茂盛之地,这才停下脚步。 武士彠看了一眼左右,小心翼翼地问道: “陛下,您邀老臣来此,可是有什么事要交代?” 李渊转身凝视着武士彠,神色认真道: “士彠,你觉得我家明哥儿,如何?” 武士彟闻言,沉吟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缓缓答道: “老臣回京后,久闻秦郡公大名,知他不仅才学出众,见识广博,而且能文能武,颇受陛下信重。” “今日一见,确实非同凡响。” “其胸中丘壑,眼界之宽,实乃国之栋梁。尤其是对教书育人的见解,超越常人,实为难得。” 说到这里,武士彠停顿了一下,继续道: “老臣敢断言,秦郡公将来必成朝中栋梁。” “此乃社稷之幸也。” 李渊轻轻点头,面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。但很快他又收敛了笑容,嗤笑一声,痛心疾首道: “既如此,那朕好不容易给你制造了与他亲近的机会,你为何不牢牢抓住,好好与他拉近一下关系?” “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,难道也不为子孙后代考虑吗?” 武士彠闻言表情一滞,一时无言。 李渊见状指着武士彠的鼻子,数落道: “你啊你!你让朕说你什么好?” “你看看人家裴寂!” “你好好回忆一下,过往这些年,那老小子除了在朕面前,点头哈腰,极尽谄媚。你何曾见过他在旁人面前,将姿态放得这么低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