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离落-《大明世家五百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见过元辅大人。”

    大人——

    一指德行高尚的贤者;二指王公贵族;三指亲属长辈。

    至于如今官场之上,为何如此称呼李显穆,怕是官员们自己也说不清。

    李显穆一路行来,澄澄艳阳高照,文武群臣退避,俯首帖耳。

    九州之内,四海之中,普天之下,他已然是一人之下了。

    而这一人,不是皇帝,而是太皇太后。

    当初太皇太后给了他臣子几乎最高的授权,除了军权之外,几乎把行政权力一并交出。

    大明政坛的局势立刻大变。

    当时普天之下的众人都在等着看李显穆会怎么拿住这份权力。

    要知道,就算是皇帝,理论上拥有一切的权力,但很多实际上也没什么权力。

    李显穆没让众人多等,不久,便祭出了考成法这个大杀招。

    考成法一出,便如同缰绳,将大明十万官吏,束缚在绳套之内,再烈性难驯的野马,也要跪伏。

    十九部在他手中俯首听命,无论那些阴诡的、张扬的、痛恨的,都乖乖的藏着,不敢丝毫露头。

    外十九省的巡抚,无论心中如何想,但对朝廷、内阁、十九部下发的任务,大多不敢拖延。

    两年以来,被裁撤、革除的官吏,有一万人,其中不乏巡抚因办事不力,被降级乃至于被迫致仕。

    考成法就像是鞭子,抽的一众官吏不得停,李显穆用考成法,几乎将太皇太后赐予他的权力,发挥到了极点。

    毫不夸张的说,自开国以来,包括朱元璋、朱棣这种强势皇帝在世时,现在的大明中央朝廷对大明各地的掌控力是最强的!

    在中央、地方的博弈中,李显穆几乎做到了这个时代最强,再往下推进,那就要增加社会生产力,以便雇佣更多的脱产的公务人员,参加进社会治理中。

    现在的大明,供养这个十万人的官吏集团,已经是极限了。

    “元辅。”

    李显穆正踏入文渊阁中,便见胡濙匆匆走过来,急声道:“宫中有人来,召我等几人入宫,拜见太皇太后。”

    李显穆立刻抓住了胡濙话中语焉不详的重点,急声问道:“去哪里拜见?”

    胡濙的声音有些干涩,“太皇太后的寝殿。”

    轰!

    李显穆手顿时一抖,和胡濙对视,不及说话,阁中杨士奇和杨溥二人走出,四人对视一眼,气氛有些凝滞。

    “可是元辅大人到了?”

    文渊阁中走出一人,李显穆几人都熟悉,是常年跟在太皇太后身边侍候的掌事姑姑。

    “元辅大人,还请速速随奴婢进宫吧,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正等着呢。”

    “太皇太后……”

    “奴婢不敢多言,元辅大人入宫一看便知。”

    李显穆心中又是一紧,这么说话,那就不是好事。

    待入了太皇太后的寝殿后,宫人紧张的神情,以及一股沉沉暮气,让李显穆几人心中更是沉重。

    转进宫中,果不其然,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李显穆四人心中皆是一沉,这是最差的猜想,却成真了。

    几人各自克制住面上表情,上前给太皇太后、太后、皇帝行礼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脸色苍白中,带着微微憔悴的灰,精气神大不如前,李显穆上前沉声问道:“太皇太后,您这……是什么时候的事?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和内阁的交集并不多,平日里问政也是派人到内阁,可如今一看,就知道这不是一两日了。

    张氏扯起一丝笑意,“本来以为只是寻常生病,却没想到一直都没见好,又见内阁政务繁忙,我一个老婆子,生老病死,乃是寻常,便不劳烦诸位卿臣。”

    这番话是张氏发自内心的,委政李显穆后,她基本上就不过问大部分政事。

    李显穆声音有些沙哑,“太皇太后才是我大明的定海神针,缺了谁也不能缺了太皇太后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