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夺权之道-《大明世家五百年》
第(3/3)页
陛下是帅,只需要坐镇中枢,打仗自然有将军们效劳,汉朝的孝武帝,从来没有亲自带过兵,但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大将军卫青的战绩,也能铸就他的威望。”
孙太后这才神色稍缓,思忖着,若是不亲自上战场,那王振所言,的确是没问题,皇帝若是能建功立业,那自然便有威望,而政治上的威望不太好获取,军事上输赢胜败最明显,的确是好主意。
王振察言观色见太后意动,顿时知道有戏,立刻说道:“太后娘娘,麓川王国叛乱已然有两三年,元辅因为将大部分精力用在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,对西南只命沐国公等缓慢平叛。
如今数年过去,麓川王国的叛乱依旧不曾平定,朝野之中、勋贵之中,都有人对此不满。
若是陛下能够主导战役平定,那必然可以大大增加威望,麓川王国只不过是弹丸之地,若非有地利,早已平定。
但只要我大明朝举国之力,必然能成,这是天降的功劳,赠予陛下,若是陛下不取,岂非反受其咎?”
……
太师府。
府中依旧是往昔之亭台楼阁、假山鱼池,前几日的一场暴雨将荷叶浮萍打了个七零八落,此刻池塘中尽是残荷败花,颇有几分寂寥之色。
李显穆坐在池塘边的凉亭中,满饮下一杯微微带着苦涩的凉茶,有些出神。
此时距离他上奏请皇帝亲政,已然有过去了一段时日,皇帝告祭了太庙后,已然正式亲政,因为此事,他在民间的风评又好了一些,如今世人都将他和诸葛武侯所并列。
说他辅佐幼主,不贪恋权势,有大功大德。
皇太后和皇帝给予了他极大的荣誉,李善长被彻底恢复开国功臣身份,配享太庙,这代表着李善长将会受到后世的香火。
朱元璋若是知道此事,怕也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来。
李祺也被再次加封。
最让人动容的是,皇帝甚至为李显穆进封为太师,彻底达到了臣子的顶峰。
要知道,文臣的太师和武官的完全不一样,武官因为有超品爵位的存在,官职没有含金量。
而文官的正一品,那就相当可怕了。
历史上明朝,生前得封太师的文官,只有三个人。
而本世界至今为止,大明生前得封太师的文官只有两个人,一个是李显穆的祖父李善长,另外一个就是他!
李善长是韩国公,他的太师更多被视为勋臣。
李显穆才是真正的文官太师第一人,其中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。
生晋太师、死谥文正,这是大明朝文官毕生的追求,如今李显穆已经完成了一半,以他如今的功绩、声望,文正也非常有可能。
李显穆自己反而不太重视这些虚名,能赐予就能剥夺,只有切实的东西才是实际。
他一直等待着皇帝,或者说太后、王振的出招,想看他们要如何将权力夺回去。
王振提过的那些办法,李显穆自然也想到了,如果皇帝直接暴烈的夺权,那他将会很失望。
最终皇帝选择的方式,让李显穆有些没想到,也有些沉默。
试图从麓川之事上,建功立业,来建立威望。
这是堂皇的正道。
皇帝选择这条道路,从忠臣的角度来看,李显穆是有些欣慰的,这证明皇帝起码没有太走歪。
只是……
麓川那破地方,就连李显穆都不愿意深度参与,一个刚刚亲政的皇帝,一上来就选择了这么难的问题……
兵者,国之大事、死生之地、不可不察也!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