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不满-《大明世家五百年》
第(2/3)页
他也不是傻子,任何政策都要有人去施行,元辅李显穆之所以权势如今隆盛,就是因为底蕴太过于深厚,不仅仅是朝廷之中有一大批人听从他命令的徒子徒孙,在地方上也有一大批同乡、同族、同道,以及围绕心学建立起来的各种学社。
同样一道命令,李显穆同意的,到了地方上很快就落实下去,李显穆不同意,那就有得等了,推诿拖延个一年半载都是轻的。
这次征讨麓川,朱祁镇知道李显穆是不会故意拖后腿,会尽心的做去做,但他担心李显穆下面的那些人搞事,所以才一定要在廷议上,让李显穆同意此事,才去征讨麓川。
他可是很聪明的!
王振有些疑惑的望着朱祁镇,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得意的笑了起来,没对他的话有什么反应。
殿中气氛顿时有些尴尬的诡异。
……
“父亲,难道真的就这样看着皇帝踏进麓川那个大坑吗?”
李辅圣有些焦急,“那破地方,怕是得几十万大军扔进去,才能看得到水花,如果真的几万人扔进去,立刻就会被溺毙吧。”
“镇静!”
李显穆沉声训斥,“为父早就说过,如果你做事永远都想十全十美,那你就任何事都做不成。”
“父亲教训的是。”
李显穆回忆了一番皇帝在殿中的言语,叹然道:“这件事是注定拦不住的,皇帝一定能推行他自己的想法,只有皇帝失败之后,为父才能有理由反对他后续的主张,以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。”
“父亲也觉得皇帝陛下一定做不成?”
“军事上的目的能达到,但政治上的目的会一败涂地,最后可能得到一场失败的胜利。”
“失败的胜利?
是打赢了麓川,但是我大明伤亡太大?还是表面打赢了麓川,而实际上只赢了面子?”
李辅圣很聪明,立刻就听明白了父亲李显穆的话中之语。
历史上这种事并不少见,宋朝和西夏之间不就是失败的胜利,打赢了但是宋朝给西夏岁币,换取西夏给宋朝称臣。
“父亲打算什么时候出手?”李辅圣也早已踏入了仕途。
“等第一波溃败的战报传来的时候,为父就会上书,请陛下停止这一次不该发生的战争!”
“那儿子就知道了,此番麓川战争,怕是会有大量粮草要从南京抽调,是否要给公府那边稍信过去,让他们务必保障后勤。”
如今的李氏相当昌盛,李显穆这里就不必多说,南京的韩国公府也是显世的豪门,和另外几家公府维持着整个淮河以南的安定。
上一代韩国公,也就是李显穆的大哥,已经在宣德七年时薨逝,如今继任公爵的是李显穆的侄子。
虽然是显赫的世袭公爵,但面对李显穆这个权倾天下的三叔父,皇帝也不敢多吱声。
何况是一个公爵。
当代韩国公只敢战战兢兢、俯首听命,面对京城李氏这边的来信,一个不字也不敢说。
逢年过节,南京那边还要派人来京城祝贺,还有一些庶脉旁支的子弟,若要进京科举,也都要来李府这里拜见。
如今的李氏,算得上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。
李显穆略一沉吟,“去一封信,让南京务必要以国事为重,不要怀有什么别样心思。”
“儿子明白了,这就往南京去送信。”
阎王易见,小鬼难缠。
李显穆是相当清楚,如果不说清楚,那很多人都会揣测他的想法,万一故意做些什么,那可就不妙了。
就算他和皇帝在斗法,但也绝不可能用朝廷大事来开玩笑。
第(2/3)页